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木门系统

一片茶长成一叶金从旺苍县木门镇茶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来看新质生产力的魅力

2024-09-20 14:09:22 木门系统

  “开春以来,我家70亩黄茶收入40多万元,收购加工流通鲜叶3500多斤,收入40多万元,发展茶旅农家乐年收入10多万元,总收入近100万元。现在我们推门就见金山银山,迈脚就是万亩茶园。端的是‘金饭碗’,吃的是‘茶叶饭’,过着‘钱在树上长,财在家中生’的幸福日子。”说起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好处,正在茶园查看苗圃长势的木门镇种茶大户石义良感慨道:“吃‘茶叶饭’就是吃‘技术饭’,如果靠广种薄收、听天由命就是一个短命产业。从我们发展茶叶产业20多年的经验来说,茶叶全靠科技当家,品种选育、精心管护、规模发展、品牌营销、产品竞争等每一个环节不能离开新的品种、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市场、新的空间,换一句话就是现在说的‘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自古以来,旺苍就是著名的茶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木门镇是一座始于秦汉的千年古镇,如今是旺苍茶叶的主产区和米仓古道上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然而,长期以来,木门镇守着金山受贫,抱着茶叶受穷。茶叶发展小、散、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2003年后,木门镇逐渐大规模发展以传统绿茶为主的茶叶产业。

  怎样才能跳出传统茶叶发展窠臼,闯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发展新路?木门镇党委政府注重科技兴茶,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多元化”的路子,实现了“弯道超车”。“发展茶产业,选育优良品种是关键。”2009年,木门镇依托中国茶叶研究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人才技术力量,引进龙井43号、福鼎大白等优良品种,发展优质茶园5000亩;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合作,培育适合本地生产的中黄1号、中黄2号,先行发展黄茶30亩。

  “简直不敢想象,一斤黄茶居然卖到了8800元。”“良种才能产好茶,好茶才能卖出好价!”2013年春,木门镇黄茶迎来了首次采摘,一斤黄茶卖出了“天价”。巨大的经济效益深刻改变了木门种茶人的观念:“种1亩优质绿茶一年可收入2000—5000元,效益是种粮食的3—5倍,种1亩优质黄茶一年可收入6000—20000元,效益是种粮食的10—20倍。”

  把茶叶当成产业做,把种茶当成职业干。2014—2022年,在旺苍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下,木门突破性发展黄茶、优先发展有机茶、巩固提升绿茶、全面开发利用夏秋茶,成功做大做强茶叶产业,茶产业发展迈上了“高速路”。

  “我已经70多岁了,现在家里种了8亩绿茶,和老伴何永兰长年在专合社务工。每年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茶叶收入和专合社分红,可在家门口挣10多万元。”谈到茶叶发展能增加收入,三合村村民孙荣思感到幸福满满。

  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走得稳走得远,必须协调好各方利益,首先要确保社员利益。2014年,龙山村茶叶专合社就给出了“田650元/年、地350元/年”的土地流转“高价”,构建了“龙头+基地+专合社+家庭农场+茶农+市场”新型生产关系,建立了“流转土地+常年务工+打短工+专合社分红+自家茶叶收入”利益联结机制。自2018年专合社茶园投产以来,入社村民土地流转收入170万元,务工收入600多万元,现金和物质分红30多万元。

  在短短的几年内,全镇茶园面积增加到31335亩,其中黄茶面积10400亩。全镇茶叶从业人员占总人口的32%,其中三合村90%由农户变为茶农。

  “12000,1次……12000,3次——成交!”4月19日15时35分,在2024年旺苍县米仓山茶为“爱”加价公益拍卖会上,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公司生产的500克极品广元黄茶卖出“好价”。这既因为“一片茶叶”的背后有强大的科技支撑,更是因为广元黄茶贴上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商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插上科技的翅膀,茶叶产业才能飞得更高更远。“实行种茶、制茶、销茶、育种、茶旅、科普、研学一条龙服务,开发了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等5大类76个产品,走深层次地融合发展之路,让全产业链都能增值增效,现在企业年创产值8.88多亿元。”谈到科技强茶,全链条增值,米仓山茶叶公司董事长何旭伦侃侃而谈,把科技作为“法宝”,把效益视为“生命”,千方百计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多层次利用,从育苗、栽种、管护、采摘到加工、销售等每一个环节都注重科技赋能增值增效,让每个产业链都“生金长银”。这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义。

  木门镇把科学技术创新融入茶产业发展的全过程,探索了“黄茶高棚遮阴栽培技术”和“地面起垄栽培技术”等新技术,创新了品种类黄茶新工艺和红茶制备方法。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的技术,开展茶叶标准化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高技术示范,确保茶叶生产有机、优质、高效。投资新设备,引进新工艺,让加工新技术为产品增值。全镇已经建成了现代化茶叶产地加工厂10座和精深加工及生产线余吨;配套建成茶叶冷藏保鲜库18座、配送冷链运输车2辆,冷储率和冷链运输率均达100%。

  全镇突出“育主体、调结构、建基地、促融合、搞加工、创品牌”六大关键环节,构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茶农”五级增值模式,实行收购、销售、物流一体化服务,靠全产业链生金。

  如果说产品是帆,品牌是船,那么市场经济就是大海。“茶叶品种好,抢早半个多月上市,今年春茶在成都卖了个好价,茶叶新贵‘紫玉佳人’120克卖出了18800元的好价。”说起品牌营销,木门茶业公司董事长谭波深有感触。他表示,一个企业要发展得好,除了产品好,还要卖得好。

  27年前,22岁的谭波承包了村上19亩荒芜的茶园,端起了“茶叶饭碗”。2010年他尝试栽植了1亩黄茶,2013年黄茶首采居然创造了10多万元的收入。

  发展黄茶给谭波深刻的启示:发展产业必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必须“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为发展好茶叶产业,木门茶业制定了“请名师、建名园、制名茶、创名牌”的发展思路,先后与中国茶叶研究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了中国名茶品比园、制茶大师工作室、旺苍黄茶产业科普示范基地。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专合社+电商+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建成生态茶园基地2100亩,合同式绿色食品原料基地20000亩,打造了“木门翠芽”“紫玉佳人”“米仓香雪”等20余个省内、国内知名产品。

  经过艰苦拼搏,旺苍县木门茶业公司实现了从叩门叫卖、摆地摊、开设门店、超市上架,到网络直销、网红一键代发的华丽蜕变,成长为一个在省内有直营店10个,省内外分销商200余家,开通了京东、淘宝、阿里巴巴、832扶贫平台、抖音等网络销售平台,产品通过线上线下远销国内外的茶产业“航母”。

  近年来,木门镇抓好品牌创建,采取公共区域品牌“米仓山+企业”,本地企业只有达到了品质衡量准则,才能打“米仓山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木门茶业、三合村茶叶专业合作社先后达标。全镇共有36个茶叶商标,其中1个是中国驰名商标,3个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2个是认证有机茶叶,3个是绿色产品,4个SC认证。

  木门镇抓市场主体培育,引进培育米仓山等茶叶企业12家,培育茶叶专业合作社13家,茶叶家庭农场23家,种茶大户103户,社会化服务组织76个,产业化联合体1个。构建线下线上销售网络体系,让产品走进国际国内大市场,融入市场经济大海。到2023年末,全镇茶叶产量1935吨,产值10.64亿元,从业人员11465人,茶叶从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00元,助力全镇农民人均增收8620元。2024年全镇预计产茶2030吨,茶叶综合产值将实现12.32亿元。

  “这是我们扦插的中黄1号,这株扦插苗已长出了一芽新叶,蕙条的愈合组织已经生根。”走进木门镇茶种业现代农业园工厂化育苗基地,记者看到了茶叶现代化育苗全过程。2500多平方米的阳光房育苗工厂,长势良好的无性扦插苗铺满了工厂的育苗架。

  “剪蕙条——水培——移栽——炼苗——出售,工厂化育苗每年可培育两季苗,一年可生产优质茶苗30多万株。”指着水培箱和育苗架,木门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向文伦绘声绘色地介绍。“除了工厂化育苗,还有大棚育苗。每个大棚可以育苗20多万株。”走进黑色遮阳网育苗大棚,大棚里密密麻麻地挤满了扦插苗。扒开潮湿的土壤,向文伦说,全镇目前引进3家育繁企业,建有200亩育苗基地,年产优质种苗3100多万株,既能满足全县茶叶种苗需求,又能外销优质茶苗创收。

  种质资源是种业发展的核心。为了抓好茶叶种业发展,旺苍县与国内10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签订了茶叶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构建了科学技术创新联盟,成功组建了专家工作站,开展茶树种质资源科学研究。

  镇上积极努力配合县上在木门茶种业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一库三园五中心”,即种质资源库、品比园、母本园、展示园、新品种选育繁育中心、良种示范推广中心、科创中心、物联网指挥中心和种业信息交易中心。其中,茶树种质资源圃50亩,收集了绿茶、黄茶、白茶、紫茶等国内外共350份茶树种质资源,保存本地优质茶树资源30份,请中国茶叶研究所绘制了茶树种质资源分子“指纹图”。

  镇上与县上构建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茶叶种业新业态体系,培育了金凤1号等3个优质茶叶品种,发布了《广元黄叶茶》行业标准和《广元黄叶茶冲泡与品饮指南》团体标准。

  “抓好茶叶种业‘芯片’,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木门镇党委书记向欣感慨地说,以前全镇每年要花120多万元外购500多万株茶苗,现在我们自己培育的苗不仅能满足镇域需求,而且2600多万株优质茶苗可外销到镇外,每年仅种苗就创收800多万元。

  如今,木门镇已成为米仓山茶百亿产业集群建设的“龙头”,带动了全县茶叶产业大发展。旺苍县正聚力打造百亿茶产业集群,茶园总面积达到25万亩,其中黄茶面积达5.1万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黄茶种植基地。今年预计春茶产量达6500吨,全年茶叶综合产值将实现100亿元,可带动2.9万余户茶农户均增收1.5万元。

  推门就见金山银山,迈脚即是万亩茶园。端的是“金饭碗”’,吃的是“茶叶饭”,过着“钱在树上长,财在家中生”的幸福日子。千年茶乡古镇旺苍县木门镇经过20多年的持续努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科技强质插翅赋能,“一片茶”长成了“一叶金”,“一片茶叶”舞起了10亿元产业链,成为富民兴村强镇幸福生活的源泉。解密“一片茶叶”,能清楚地看到新质生产力的美丽和魅力。习强调:“要牢牢把握高水平发展这个第一个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即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新质”即新的质态。新质生产力就是新质态的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是科学技术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代表生产力演化过程中的一种能级跃升。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就是“以新促质”,其中,创新驱动是“新”的关键,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质”的目标。

  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围绕“三品”做好文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抓住“品种”这个关键,扭住“品质”这个核心,打好“品牌”这张“王牌”,走科技化、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其次是要全产业链“生金长银”。千方百计延链、补链、壮链、强链,力促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让每个产业链都提质增效。再次是要抓好品牌立体营销。要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生产关系,构建“各方受益”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要实施品牌战略,创新经营销售的方式,用互联网思维,靠市场经济法则,让产品走进国际国内大市场,融入市场经济大海。第四是要抓住关键“核芯”。要抓住种业这个“芯片”,积极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实践证明,新质生产力对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有强劲的推动力、支撑力,必将助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更好地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